 |
會員登入 |
 |
|
|
宋代 西元960至1279年 |
鈞窯月白釉盞托 |
|
此件盞托體量巨大,直徑達21公分,為存世鈞窯盞托之大者。
全器通施月白
釉,釉面泛有兔絲紋,釉質深厚透活,晶瑩玉潤,有明快的流
動感。盞口、
盤口成醬色,蓋因施釉中間厚兩邊薄,入窯燒造時,釉面垂
掛,故而口沿部
份釉薄而顯胎色。圈足削直,不施釉,露出紫胎,胎質密實厚
重。盞部敞口
如碗,圓腹與底相通,託盤作六出花瓣形微折。鈞窯需經素燒
及多次施釉的
步驟方成,故燒制過程中,若先前一層釉彩出現裂隙,為後來
添加的釉彩給
填補上去,等燒造完成之後,釉面上會出現「蚯蚓走泥紋」,
這在此件盞托
的內壁可以明顯的觀察到。因為釉彩的化學特性,在窯爐裡面
的氧化還原氣
氛中常有無出意料的窯變,雖然窯變可以產出千變萬化的奇
作,但是如果想
燒造純正的釉色卻變得困難。考古發現,鈞窯的興起正好承接
汝窯的衰落,
可以說早期的鈞窯瓷器主要在模仿汝窯純正的釉色,但這對於
鈞釉的性質而
言十分不易。此件月白釉盞托,成色均勻,如月照地,而「蚯
蚓走泥紋」也
必其它鈞窯器少很多,故而在燒制時應是一氣呵成之作,這在
鈞窯器中實屬
難得。所謂「鈞瓷無雙」,此器難尋其二。
|
|
|
|
|
|
Copyright © 2009 Yun An by ChengKai Design,All Rights Reseved